一、保持适当体重
体重变化影响接受腔适配
现代假肢接受腔的形状和容量经过精确设计。一般来说,当体重增减超过3kg时,接受腔就会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例如,体重增加过多,会导致接受腔过紧,使残肢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产生不适甚至可能导致残肢皮肤破损;而体重减轻过多,则会使接受腔过松,假肢在穿戴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移,影响行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肢截肢者穿戴假肢行走时,由于身体结构的改变,消耗的能量比正常人大很多。而且截肢水平越高,体重越大,能量消耗就越大。这是因为高位截肢后,人体重心发生改变,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平衡和行走。肥胖者由于残肢长度与残肢横径的比值减少,残肢外形接近半球形,使得残肢的杠杆作用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对假肢的控制能力也会随之减弱,不利于发挥假肢的代偿功能。所以,为了确保假肢的正常使用和功能发挥,保持适当的体重至关重要。

二、防止残肢肌肉萎缩
小腿截肢者的肌肉训练
小腿截肢者需要进行小腿残肢肌肉的训练,具体的方法是做患足的伸和屈动作。通过这种训练,可以锻炼小腿的屈伸肌。例如,每天可以进行多次缓慢的伸足和屈足动作,每次动作保持一定的时间,以增强肌肉力量。这种训练有助于保持残肢肌肉的活性,防止肌肉萎缩,从而更好地适配假肢接受腔,保证假肢的功能。
大腿截肢者的肌肉训练
大腿截肢者要训练大腿残肢的肌肉,方法是做患膝关节的伸直和屈曲动作。这个动作主要训练残留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比如,可以坐在椅子上,慢慢地伸展和弯曲膝关节,重复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防止大腿残肢的肌肉萎缩,为假肢的使用提供更好的肌肉支持。

三、防止残肢肿胀及脂肪沉淀
使用弹力绷带的必要性
佩戴假肢的截肢者在不穿戴假肢时,残肢要使用弹力绷带。尤其是在夜间或者因某些原因有一段时间不能穿戴假肢的时候,这是防止残肢肿胀及脂肪沉淀的较好办法。弹力绷带可以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残肢的肿胀。同时,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脂肪在残肢部位过度沉淀,保持残肢的形态,便于假肢的穿戴和适配。

四、保持残肢的日常护理
清洁和干燥的重要性
要保持残肢的清洁和干燥。每天晚上用温水清洗残肢,仔细检查残肢有无伤痕或变色。这是因为残肢皮肤如果出现红肿、肥厚、角化、毛囊炎、过敏、皮炎等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影响假肢的穿戴和使用。例如,皮肤红肿可能会导致假肢接受腔与残肢之间的摩擦增大,产生疼痛;皮肤过敏可能会使残肢皮肤瘙痒、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
异常情况的处理
当残肢皮肤出现异常时,应暂停假肢使用,并及时处理。例如,如果发现皮肤有擦伤或炎症迹象,要先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等皮肤恢复正常后再穿戴假肢。这样可以避免皮肤问题进一步恶化,保证残肢的健康。

五、保持接受腔的清洁
大腿接受腔的清洁方法
大腿接受腔多由丙烯酸树脂制成,一般是不透气的。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夏天,残肢会出汗,汗液在接受腔内滋生大量细菌,产生难闻的气味。因此,截肢者每天晚上应用温毛巾擦净接受腔内表面,然后晾干。这样可以保持接受腔的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同时也能延长接受腔的使用寿命。
小腿接受腔及其配件的清洁方法
小腿假肢内接受腔多由聚乙烯泡沫制成,可以用温水清洗,但水温不要太高,水温太高会造成内接受腔变形。小腿假肢的残肢袜套应多备用一些,每天清洗更换,最好用棉织的残肢袜,因其吸汗能力较好。这样可以避免因汗液浸湿袜套而产生异味,并且能保持残肢的干爽。

六、做好假肢的日常保养
金属零件的磨损问题
假肢的日常保养非常重要。假肢的大部分零件是金属件,使用中必然有磨损。为了穿着假肢的安全,应定期到假肢装配机构对假肢进行保养和维修。例如,检查金属关节是否有松动、磨损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鞋跟高度与对线调整的关系
截肢者不要随意换穿与制作假肢时设计的鞋跟高度不同的鞋,这样会造成假肢对线的不合适。因为鞋跟高度的改变会影响人体的重心分布和假肢的受力情况。如需更换鞋跟高度,必须到假肢装配机构对假肢重新进行对线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假肢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对线不良而导致的行走不便或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