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训练是下肢假肢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帮助截肢者重新学习并适应使用假肢行走。以下是对步行训练的详细阐述:

步行训练环境准备
平行杠:步行训练需要在平行杠内进行,平行杠的长度一般要求在6米以上,以确保训练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落地镜子:在平行杠一侧放置落地镜子,以便截肢者观察自己的训练姿势,及时纠正错误。

假肢迈步训练
起始姿势:将假肢退后半步,使假肢负重。
迈步动作:在假脚趾触地时,将重心移向健肢,然后迈出假肢,使其足跟部落在健肢足尖前面。此时,需要伸直膝关节,使假肢完全负重。
注意事项:为保持膝关节的直位,臀大肌需要用力收缩,防止膝关节屈曲。同时,截肢者需要特别注意体会用力屈曲残肢使小腿摆出和伸展膝关节时的感觉,这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假肢。

健肢迈步训练
起始姿势:将健肢后退半步,使健肢完全承重。
迈步动作:在健脚趾触地时,将重心移向假肢,然后腰部挺直迈出健肢。同时,提起假肢足跟部,使假肢着地后蹬,并屈曲假肢膝关节,使健肢负重。
训练重点:此项训练的重点是通过大幅度的迈出健肢来伸展截肢侧的髋关节,并掌握假肢后蹬时的感觉。这有助于增强截肢者对假肢的控制能力,提高行走的稳定性。

步行训练
基本动作:在平行杠内进行步行训练时,截肢者需要按照假肢迈步和健肢迈步的顺序交替进行。同时,要注意假肢的步幅不要太小,要向正前方摆出,并保持腰身的挺直。
注意事项:在假肢支撑期,应适当减少双脚之间的步宽,以提高行走的稳定性。练习转换方向时,可以指导患者将体重放在身后的假肢足趾部,以足趾为支点进行旋转,或者以双脚跟部为轴进行旋转。
进阶训练:在掌握了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后,截肢者可以尝试在平行杠外进行步行训练。初期可以借助手杖、腋杖和助行器等辅助设备来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减少对这些辅助设备的依赖,直至能够独立完成行走。
步行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截肢者耐心和坚持。通过系统的训练,截肢者可以逐渐掌握使用假肢行走的技巧,提高行走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