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脑瘫康复中常用的下肢矫形器

2021-02-21 浏览:

在脑瘫康复中,用到的下肢矫形器包括足矫形器(FO)、踝足矫形器(AFO)、膝踝足矫形器(KAFO)、膝矫形器(KO)、髋矫形器(HO)以及步行辅助器。
根据作用不同,矫形器又分为位置保持矫形器(固定性形器)和功能性矫形器。1.足矫形器可以达到以下作用:①控制和稳定踝关节;②保持足部骨骼的静态力线,改善足底力量分布;③防止足的畸形发生或减轻畸形的程度;④矫正足的姿势;⑤改善随意运动的控制;⑥改善步态;⑦保持手术矫正的效果。
 
2.踝足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形式多种多样,装配时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即将足骨保持在正确的解剖位置,以防止出现压点,保证矫形器的功能。
 
(1)位置保持用踝足矫形器:全部用塑料制作,重量轻;矫形器没有踝关节,在所有平面内无运动。穿上矫形器后,将踝关节固定于功能位,以防止踝关节畸形发生,特别是防止出现尖足畸形。该矫形器适合于没有明显足部肌肉麻痹、站立时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的病人。
 
(2)功能性踝足矫形器:①踝关节可以自由活动的踝足矫形器。该形器具有自由背屈/跖屈运动的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范围可调,无内外翻运动。它在稳定踝关节,防止足畸形的同时,允许病人背屈和跖屈运动。适用于没有明显痉挛,行走时能自主控制背屈/跖屈的病人。(3)减张踝足矫形器(TRAFO):TRAFO将踝足保持在中立位。踝关节(距上关节)维持在垂直或轻微背屈的位置,距下关节在中立位位置。在这种情况下,TRAFO打破了伸肌的协同,降低了小腿三头肌的张力,也降低了身体其他部位的张力。身体其他部位张力的降低,将允许小孩学习更适合的运动模式。
最通常的模式包括:①沿着跟骨内测部分及距骨下作用力。这将释放舟骨。当重力线向前移动时,通过承重起促进背屈的作用。②在跖骨外侧(有时骰骨)施加力。③跖趾关节伸位,预防趾的抓握反射。
 
3.髋外展矫形器
该矫形器由骨盆带、机械髋关节和大腿箍及大腿导向支条构成。矫形器髋关节可以自由屈伸,外展内收角度可以调节,以适用不同程度的病人。装配髋外展矫形器,可以将髖关节保持在外展姿势,预防和减轻髖内收痉挛和畸形。
 
4.髋脱位矫形器
对于髋臼发育不良以及髖关节半脱位的患者,用矫形器将髋关节置于一定的屈曲外展位置,能够使髋关节复位,促进髋白发育。该矫形器同样由骨盆带、机械髋关节和大腿箍及大腿导向支条构成。使用该矫形器时,应保证股骨头与髋臼的位置正确。
5.步行辅助器
(1) 回旋式步行器(SwivelWalker):主要由固定式站立架和回旋式底板构成。站立架用来固定躯干和下肢,回旋式底板用来向前摆动。通过重心的侧向移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摆动侧绕支撑侧底板向前转动。
 
(2)往复式步行矫形器(RCO):主要由脊柱背架、两侧髋关节、带锁膝关节、踝足矫形器构成。脊柱背架提供对躯干的有效支撑,髋关节用来实现下肢的摆动,带锁的膝关节和踝足矫形器用来稳定下肢。穿戴矫形器步行时,患者重心侧移,摆动侧腿抬起。特殊的髖关节使摆动侧大腿屈曲、前迈,实现行走。
6.坐姿保持器
装配坐姿保持器时,应使头保持在中间直立位,使骨盆在额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内保持平衡,要考虑到腿部的畸形,大腿和坐骨应均匀承重,还要注意消除踝痉挛反射。为脑瘫患者选择轮椅时,装配合适的坐姿保持器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
为了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所有为脑瘫患者装配的矫形器必须适应脑瘫的动态特征,必须根据个体特征进行装配,而且必须根据病人运动发育阶段不断地进行检查与改变。
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矫形器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Copyright © 2015 USA-YOBAND.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