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下肢假肢穿戴者残肢的日常护理

2024-09-20 浏览:

对于穿戴下肢假肢的截肢者来说,被紧紧包在假肢接受腔内的残肢。由于随时遭受着压力和磨擦、再加上温度、湿度的变化,尤其是承重部位,如坐骨结节、髌韧带以及内收肌腱部等处的皮肤。特别容易发生异常。这一情况,当接受腔的适配不良时更易发生。残肢的日常护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假肢的穿戴舒适度、残肢的健康状况以及整体的生活质量。还有,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碰伤残肢。残肢一旦受到伤损,便会严重影响假肢的穿用。以下是对上述护理要点的详细解读和补充:
 
1. 保持残肢清洁
日常清洁:每天睡前应仔细清洗残肢,确保没有污垢和汗液残留。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物品。
干燥处理: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残肢,避免摩擦和过度用力。
检查伤痕:每次清洗时注意观察残肢是否有伤痕、红肿、变色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 注意接受腔的适配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接受腔与残肢的适配情况,确保没有压迫点或摩擦部位。
及时调整:一旦发现接受腔与残肢之间存在不适配的情况,应立即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整或修理。
关注承重部位:特别注意髌韧带、坐骨结节、内收肌腱等承重部位,这些部位容易因长时间受压而出现问题。关注皮肤颜色的变化和有无疼痛感。如果发现明显疼痛并伴有皮肤异常发红,应立即修理接受腔,否则会造成该部位皮肤受伤。 
3. 预防和处理粘连性瘢痕
专业建议:对于粘连性瘢痕,像小腿残肢那样皮肤紧贴骨骼时,如果瘢痕粘连在骨骼上,会造成皮肤无法移动。这种瘢痕极易擦伤,而且伤后很难治愈。应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业医生或假肢技师的意见,考虑是否需要成形术或皮肤移植术。
软衬套选择: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厚度的软衬套,以减少摩擦和压迫,保护皮肤。
 
4. 残肢受伤时的处理
立即停止使用假肢:在使用下肢假肢经常承重的情况下,残肢的伤口是很难愈合的,常会使伤口逐渐加大并造成感染,一旦发现残肢有伤口或感染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假肢,避免伤口恶化。
专业治疗:对小伤也要认真处理,及时治愈。在治疗残肢伤口期间不穿用假肢,并对接受腔不适配的部分加以修整,以防止伤口再度复发。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伤口保护:在治疗期间,使用弹性绷带或其他适当的保护措施包扎残肢,以促进伤口愈合。当发现残肢皮肤发生湿疹、水泡、囊肿、白癣、皮炎以及残端变色、浮肿等异常时应及时对症治疗,以防感染。 
5. 注意残肢套的材质及厚度
材质选择:残肢套最好选用棉质材料,避免使用化纤制品以减少皮肤刺激。与残肢接触的残肢套,其针织网眼要细,有一定的光滑度。
厚度与层数:根据残肢的敏感度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厚度和层数,以提供足够的缓冲和保护。
特殊设计:对于小腿残肢,可以尝试使用底部加厚的棉毛运动袜等特殊设计的残肢套,使袜底加厚部位恰好垫在小腿残肢的承重部位,有较好的缓冲性。
 
6. 鞋后跟高度的注意事项
保持一致性:下肢假肢的对线与截肢者穿用的鞋的后跟高度有直接关系。尽量保持穿用与制作假肢时设计的鞋跟高度一致的鞋子,以避免假肢对线不合适的问题。
调整方法:如需更换鞋跟高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假肢的对线或假脚的配置。
 
7. 体重管理与残肢保护
控制体重:保持体重稳定有助于保持残肢体积的稳定性和假肢的适配性。
弹性绷带包扎:在不穿假肢时,定期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残肢以维持其形状和体积。 
综上所述,穿戴下肢假肢的截肢者需要密切关注残肢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确保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与假肢技师和医疗专业人员保持密切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Copyright © 2015 USA-YOBAND.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