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10个简单实用的小技巧,能更快帮你与新“伙伴”融洽相处,让康复之路更顺畅。
1. 做好“皮肤管理”,预防是第一位
您的残肢皮肤是承受压力的第一线。每天睡前务必检查残肢,看看有无红肿、磨损或破皮。任何小问题都要及时处理,这是避免大麻烦的黄金法则。
2. 保持“干爽清洁”,双方都舒服
每天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洗残肢,并彻底擦干。同样,也要定期用酒精湿巾清洁接受腔内部,防止汗液和细菌滋生引发皮肤问题。
3. 袜子不是随便穿的“中介”
残肢袜(衬套)能吸汗、增加摩擦、调节接受腔的适配度。遵循“宁薄勿厚”的原则,从最薄的一层开始添加,以确保接受腔是最贴合的状态。
4. 循序渐进,给身体适应的时间
切勿操之过急。制定一个逐步增加的穿戴时间表(例如第一天2小时,第二天3小时...),让您的皮肤和身体慢慢适应这个新伙伴。
5. 镜前训练,找回“失控”的感知
对着镜子进行站立、踏步等练习。视觉反馈能极大地帮助您的大脑重新建立与假肢的连接,更快地改善步态和协调性。
6. 坐下时,给假肢“摆个好姿势”
坐下时,尽量让您的双膝保持平行,假脚平稳放在地上。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或扭曲假肢,这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假肢的寿命。
7. 聆听身体的“声音”
疼痛是身体在报警。如果假肢某处持续疼痛,千万不要“忍一忍就过去了”。这往往是接受腔需要调整的信号,请立即联系您的假肢师。
8. 日常保养就是最好的维修
像爱护您的爱车一样爱护假肢。定期检查关节螺丝有无松动,并根据假肢师的指导,对活动部件进行简单的清洁和润滑。
9. 选择合适的鞋,从“脚”开始
假肢的对线通常是依据您穿某双鞋的高度和鞋跟形状来调试的。尽量穿调试时穿的那双鞋,或鞋跟高度相似的鞋子,以确保行走时处于最佳状态。
10. 保持耐心,积极沟通
适应假肢是一个过程,会遇到挫折,这非常正常。保持积极心态,您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假肢师可以帮你解决。
掌握这些实用技巧,能助您更快适应假肢,减少困扰。请记住,康复之路需要耐心与坚持,希望这个小贴士能伴您走向更自如、自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