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腿截肢的假肢,适用于从坐骨结节下10cm至膝关节间隙上8cm范围内的截肢者。由于丧失了正常膝关节,大腿截肢后功能丧失较多,但装配上合适的假肢后,经过系统的使用训练,完全能以较好的步态步行。如果装配高性能的假肢,不但能骑自行车,而且能跑步和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
大腿假肢由假脚、踝关节、小腿、膝关节、接受腔、悬吊装置等几部分组成。由于大腿假肢的结构比较复杂,可采用不同的接受腔和膝、踝等关节件,故假肢的品种较多。
1.按整体结构类型分
大体可分为传统式大腿假肢和现代组件式大腿假肢,又可分为外壳式大腿假肢和骨骼式大腿假肢。
①传统式大腿假肢:采用外壳式结构,接受腔为圆锥形插入式,需用腰带悬吊。根据接受腔用材,传统式大腿假肢主要有铝大腿假肢和皮大腿假肢。这类假肢虽然制作成本较低,但其装配技术较为陈旧,接受腔的适配不尽合理,而且比较笨重,因此现在已基本上被淘汰,只为少数特殊需求的患者制作。
②外壳式组件化大腿假肢:组件化大腿假肢在是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初期多为外壳式假肢,膝关节采用块状结构。这种假肢采用树脂复合材料抽真空成形接受腔,全面接触,重点部位承重;膝、踝、足及其连接件采用标准件,便于组装、调整和维修。接受腔的口型按生理解剖要求制作,承重合理;接受腔下端装有排气阀,利用接受腔与残肢间的负压悬吊假肢(又称为吸着式大腿假肢),不用腰带等悬吊装置,穿脱方便。对于残肢状况太差或患者穿不惯吸着式接受腔的情况,也可做成不完全接触(尤其是残肢末端)的接受腔,再加腰带进行悬吊。
③骨骼式组件化大腿假肢:近代,组件式假肢普遍采用骨骼式结构,即标准组件化的关节、连接件、支撑件呈内骨骼状,外加装饰软泡和针织袜套,外形更加逼真。随着膝关节等组件的不断向多功能、高强度和轻量化的改进,假肢的性能也大有提高。
2.按接受腔的型式分
随着现代假肢装配技术的进步,大腿假肢接受腔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可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
⑴四边形接受腔大腿假肢:这是一种较早较为常规的吸着式大腿假肢,采用全面接触的四边形接受腔,坐骨结节承重,坐骨承重点在接受腔后上缘平台处。接受腔装有排气阀,利用接受腔与残肢间的负压悬吊假肢。
⑵ISNY大腿假肢:采用ISNY接受腔的大腿假肢。ISNY接受腔又称硬框式软接受腔,是将残肢收纳与体重支撑分离成两部分,采用有弹性的透明聚乙烯制作内接受腔,再与外部用碳素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承重框架组合而成。这种接受腔富有弹性,同时也符合支撑体重传递力的要求,患者穿着较舒适、轻便。ISNY接受腔开始是在四边形接受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CAT/CAM大腿接受腔的推广也开始采用CAT/CAM型ISNY接受腔。国际上将这种CAT/CAM口型与ISNY框架结构结合起来的接受腔,统称为IRC接受腔(IschialRamalContainmentSocket,坐骨支包容接受腔)。
⑶CAT/CAM大腿假肢:采用CAT/CAM接受腔(或IRC接受腔)的大腿假肢。CAT/CAM接受腔直译为"轮廓内收的大转子控制对线接受腔",又称为"坐骨包容式接受腔"、"内外径(M-L)狭窄式接受腔"。从口型特点来看,这是一种纵向椭圆形接受腔,与常规的四边形大腿接受腔、即横向扁方形接受腔在形状和取型方法上都有很大区别。它是通过股骨内收和适当压迫残肢软组织并将其包容在接受腔内,增加了软组织(臀肌)和股骨的承重份量。
CAT/CAM接受腔目前普遍采用ISNY框架结构,即制成IRC接受腔,其制作工艺要求较高。CAT/CAM接受腔的特点:
①没有明显的坐骨支撑平面,接受腔从内侧和后侧包容和支撑坐骨;
②接受腔的内外径相当窄,而前后径相当宽,成纵向椭圆形,股三角处的血管、神经避免了受压;
③接受腔外侧缘高过大转子,使股骨保持内收位,增加了接受腔的横向稳定性;
④接受腔除利用坐骨包容处和外侧大转子下部支撑外,还主要利用软组织和股骨承重,使力分布于整个残肢表面;
⑤接受腔受到合力的作用点趋近于髋关节中心,使之更接近于自然生理状态。所以这种接受腔穿戴更为舒适,比较容易控制假肢,尤其适合老年及有循环障碍的截肢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