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接受腔不适?疼痛、肿胀、压迫感的根源与解决方法

2025-10-23 浏览:

对于截肢者,接受腔是连接身体与假肢的生命桥梁。这座桥梁若不适配,带来的远非轻微不适,而是持续的疼痛、肿胀与压迫感,时刻侵蚀着行动的自由与生活的质量。
 
一、为何会痛?为何会肿?
疼痛的根源主要有三:
骨骼压迫: 骨骼突起处(如胫骨末端、坐骨结节)承受集中压力,导致皮肤红肿、破损,如同永远穿着夹脚的鞋。
神经压迫: 出现刺痛、麻木或灼烧感,通常是神经受压迫的信号,如腓总神经受压会导致脚背麻木。
末端顶痛: 残端与接受腔底部空间不足,承重时产生“顶”的痛感,影响发力。
 
肿胀的根源同样关键:
腔体过紧: 像“止血带”般阻碍血液循环,导致残端淤血肿胀、颜色发紫。
腔体过松: 产生来回晃动,残端在腔内来回撞击摩擦,刺激软组织引发肿胀。
悬吊不佳: 悬吊系统不稳定会加剧来回晃动,是肿胀的常见诱因。
压迫感则多源于:
压力分布不均: 若未能实现全面承重,局部高压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真空吸附感会共同造成整体性压迫。
残肢变化: 肌肉萎缩或增粗会使原有接受腔形状不再匹配,引发异常压迫。
 
二、从忍耐到主动管理
面对问题,积极应对是唯一途径:
首要原则: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切勿自行修改!
假肢师会通过皮肤压痕精准定位问题,通过“补土”(增加支撑)或“打磨”(释放压力)进行微调,并校正假肢力线,从根源改善承重。
 
善用缓冲利器:硅胶套与衬垫套
硅胶套能极大改善体验:提供卓越缓冲、均匀压力、控制残肢体积变化并改善悬吊。外加一层衬垫套,能进一步增强缓冲和悬吊,有效消除来回晃动。
 
坚持日常自我管理
每日护理: 坚持检查残肢皮肤,保持清洁干燥,使用护肤霜维持皮肤弹性。
科学佩戴: 循序渐进增加穿戴时间,脱下后抬高残肢休息15-20分钟以减轻肿胀。
保持稳定: 维持体重和残肢肌肉量的稳定,这是保证长期适配的基础。

Copyright © 2015 USA-YOBAND.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03269号